

海虹老人牌环氧富锌底漆施工工艺
- 分类:施工方案
- 发布时间:2019-08-16
- 访问量:13
一 底材的表面处理
目的:在底材表面形成一个清洁的表面,消除金属腐蚀的隐患。使底材表面的粗糙度,清洁度达到相应防腐配套技术要求。
1.1 喷砂前底材表面处理
(1) 喷砂应在钢材切割、矫正、组装完成后进行。
(2) 应除去焊渣、起鳞、割孔、焊孔等表面缺陷,打磨圆顺所有锐边、尖角和毛刺(RF2mm),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喷砂作业。
(3) 用适当的清洁剂去除底材表面油污,并用高压淡水冲洗掉所有残余物,干燥后经检验合格,进行喷砂。
1.2 喷砂作业环境条件
钢板温度高于露点3摄氏度以上,施工环境的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%。
1.3 磨料
(1) 喷砂所用的磨料应符合ISO11124和ISO11126标准规定。建议使用钢砂、钢丸或使用无盐分、无污染的铜矿砂。建议将铁质棱角砂与钢丸混合使用,棱角砂的规格为G25、G40,钢丸的规格为S330、S280,混合比最好为:钢砂70%、钢丸30%。这样钢板表面处理后较易达到标准要求的清洁度和表面粗糙度。
(2)对于非金属磨料铜矿砂或金刚砂。建议粒度为:16-30目,磨料硬度必须在40-50Rc之间。不允许使用河砂、海砂。
1.4 喷砂工艺要求
(1) 检查并确认喷嘴处压缩空气压力在5-7公斤。压缩空气应无油、无水,必要时进行油纸试验(ASTM D4285-2012 Blotter Test方法)。如果压缩空气中含有油水,则需安装油水分离装置。
(2)在喷砂施工期间,要确保磨料没有受到灰尘和有害物质的污染。
(3)喷砂除锈等级应达到ISO8501-1:1988的Sa21/2级:在不放大的情况下进行观察时,钢板表面应无可见的油渍和污垢,并且没有氧化皮、铁锈、油漆涂层和异物。任何残留的痕迹应仅是点状或条状的轻微色斑。
对于局部无法进行喷砂除锈的部位,应采用动力工具机械打磨除锈,达到ISO8501-1:1988中的St3级,即露出金属光泽。
(4)完成喷砂后,钢板粗糙度要求:ISO8503对照样板Medium(G);或Rugotest No.3 BN9;或标准GB6060.5规定,达到Rz 40-75微米之间粗糙度要求。
1.5 检验
喷砂完工后,除去喷砂残渣,使用真空吸尘器或无油无水分的压缩空气,吹去表面灰尘,经工厂自检合格,并取得监理工程师认可后,在4小时内完成底漆喷涂。
二 涂装技术要求
(1) 施工人员在涂装施工之前,认真阅读涂装工艺文件。理解、掌握油漆配套。 阅读老人牌涂料产品说明书及其施工指导。
(2)禁止将不同品种、不同牌号和不同生产厂家的涂料混掺使用。
(3)被喷涂的钢材表面必须是经过报验并确认表面处理等级、表面清洁度、粗糙度等技术指标合格的部位。
(4) 确认施工现场环境条件如温度、相对湿度、风力等指标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。
(5)检查所用油漆的型号、批号、色号、数量等;特别要注意双组份油漆的施工,包括固化剂和基料的混合比例、混合使用时间及固化剂的类型,正确使用稀释剂。注意随施工环境温度、湿度的变化而随时调整油漆的施工粘度,防止干喷和流挂。
(6)涂装工序的时间间隔,严格遵守老人牌涂料产品说明书上所规定的重涂时间间隔。
(7)双组份涂料每次调配的数量要同工作量、涂料的混合使用时间和施工人力、作业班次相适应。混合比例要准确,按体积比或重量比混合加入。
(8)检查调整每度油漆施工设备、工具及其工作状态。保证其在最简便、最佳施工条件使用。喷漆前做好预涂。双组份涂料所用的喷枪,在每次喷涂完工后,要及时用配套稀释剂清洗喷枪和管路,以免涂料胶化而堵塞。
(9)加强施工现场检测,特别是在涂装过程中要不断检测调节每度油漆的湿膜厚度,以控制干膜厚度,控制涂层系统的总干膜厚度。此外,随时目测每度油漆在成膜过程中的外观变化,注意有无漏喷、流挂、针孔、气泡、色泽不均、厚度不匀等异常情况,随时调节、及时修补,并做好纪录。
三 涂装现场管理和安全文明生产
大型钢结构工程涂装现场需要严格的现场管理。主要内容包括人员培训、工艺与工艺纪律、质量控制、材料定额管理、吊装与运输、工具与装备、涂装环境控制等。此外,应按照GB7692、GB6514的要求,加强涂装现场文明生产、消防、卫生、安全等管理工作。
小心使用本品,使用前和使用时,请注意包装以及罐上所有的安全标签。并遵守有关国家或当地政府安全规定。避免吸入溶剂蒸气,避免油漆接触皮肤和眼睛,严禁吞服本产品。采取必要的预防和防护措施防火、防爆及保护环境。只可在通风良好的情况下施工本品。在狭窄处或空气不流通处施工,必须提供强力通风。
四 油漆施工工艺
4.1 油漆配套
涂层 |
油漆品种 |
设计膜厚/μm |
底漆 |
海虹环氧富锌底漆179CE |
50 |
中间漆 |
海虹环氧云铁漆471CE |
100 |
面漆 |
氯化橡胶厚浆漆46330 |
50 |
或 丙烯酸厚浆漆46410 |
50 |
|
总设计干膜厚度 |
200 |
注:大气环境中,丙烯酸面漆具有较好保光、保色性。
4.2 施工环境
(1)基本要求:施工的构件表面必须干燥洁净,且钢板温度高于露点3摄氏度以上,施工环境的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%。
(2)为避免雨、雪、霜、凝露等的影响,施工应在喷漆房内进行。冬季,喷漆房内应配备加热设备或单设烘干房。
A 喷漆房应加装排气扇,以能保证良好的通风;如有烘干房,烘干房的循环热气也要有排空功能,以降低烘干房内的溶剂浓度;
B 喷漆房内应安装高度合适的支架、便于摆放工件及喷涂施工,同时安装便于喷漆的脚手架等设施;
C 喷漆房内的照明设施应具防爆功能;
(3)温度要求
A 为确保适当的施工性能,油漆本身的温度最好在15-25℃。
B 油漆熟化。如油漆温度在10℃左右及低于10℃时,为改善其施工性能,油漆调配后应熟化30分钟后再喷涂。
4.3 环氧富锌底漆179CE
油漆由基料179C7及固化剂979CE组成,稀释剂084CE。
4.3.1 油漆施工:喷砂处理达到各项要求后,经质检/监理确认后,开始喷涂油漆。
4.3.2 环境控制:测量并记录温度、湿度、钢板温度、油漆温度。相对湿度要求在80%以下。确保钢板温度高于露点3度以上。如果环境条件达不到以上要求,停止油漆施工。
4.3.3 油漆材料准备:按照油漆施工工艺文件准备好底漆179CE(基料179C7、 固化剂979CE)、稀释剂084CE。并记录批号,检查包装。
4.3.4调配:按照体积比179C7:979CE=4:1混合。先用动力搅拌器将基料179C7搅拌均匀,再按比例加入固化剂979CE并再次搅拌均匀。最后加入适当的稀释剂084CE。稀释剂应该在油漆混合搅拌彻底后加入。
4.3.5预涂:用刷涂的方法对所有边、角、过孔、狭小面、焊缝、自由边等难以接近的部位进行预涂作业,经检验合格后再进入喷涂作业工序。
4.3.6喷涂选择0.43~0.53毫米的喷嘴(如长江17B25),调整喷涂距离、手法、以确保涂层厚度在设计规定的范围内。
4.3.7混合使用期。注意在20℃时,油漆混合使用时间为2小时。油漆调配后2小时内必须用完。混合使用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。
4.3.8 修补。如有漏喷、干喷、流挂等缺陷,等底漆漆膜固化后用动力工具打磨处理至St3级,用本品补涂至设计的干膜厚度。
4.4 环氧云铁中间漆471CE
油漆由基料471C7及固化剂972CE组成,稀释剂084CE。
4.4.1喷涂中间漆前,底漆的漆膜厚度满足工艺要求,且无漆膜缺陷;底漆表面无灰尘,如粘附有砂尘,应用砂纸打磨除去。
4.4.2确认底漆与中间漆间的重涂间隔时间,是否满足要求。如超过最大重涂间隔,应动力拉毛底漆表面,并清洁后再喷涂中间漆,
|
40℃ |
30℃ |
20℃ |
10℃ |
0℃ |
|||||
底漆179CE与中间漆471CE |
最小 |
最大 |
最小 |
最大 |
最小 |
最大 |
最小 |
最大 |
最小 |
最大 |
1.5小时 |
7天 |
2小时 |
15天 |
4小时 |
30天 |
8小时 |
45天 |
20小时 |
60天 |
注:如满足重涂间隔要求,仍需关注底漆表面的卫生、清洁情况。
4.4.3环境控制:测量并记录温度、湿度、钢板温度、油漆温度。相对湿度要求在80%以下。用露点盘查出露点并确保钢板温度高于露点3度以上。如果环境条件达不到以上要求,停止油漆施工;或采取升温/除湿措施,达到要求后继续作业。
4.4.4油漆材料准备:按照油漆施工工艺文件准备好油漆基料471C7、固化剂972CE、稀释剂084CE,并记录批号。打开包装后要检查油漆外观。检查是否有胶化,变色等不正常现象,如有不正常,不要使用或请油漆生产厂家代表确认可以使用后才能使用。
4.4.5调配:调配:按照体积比471C7: 972CE =5:1混合。先用动力搅拌器将基料471C7搅拌均匀,再按比例加入固化剂972CE并再次搅拌均匀。最后加入适当的稀释剂084CE。稀释剂应该在油漆混合搅拌彻底后加入。
4.4.6预涂:用刷涂的方式对边角等难以接近部位进行预涂。
4.4.7混合使用期。注意20℃时,油漆混合使用时间为1.5小时。油漆调配后1.5小时内必须用完,否则必须报废。
4.4.8检查:目测有无漏喷、流挂、桔皮、针孔等缺陷。等漆膜干燥后用磁性干膜仪测量漆膜厚度。如果漆膜厚度不足,补喷一度以达到相应厚度。
4.4.9在完成中间漆后,且油漆没有“硬指干”前,应避免暴露于高湿环境中,如雨、雪、凝露及雾等。否则会影响中间漆漆膜的形成,并影响与面漆的附着力。
4.5 面漆
A 丙烯酸厚浆漆46410
油漆46410,稀释剂08080。
4.5.1 确认中间漆表面没有缺陷(桔皮、流挂、针孔等),且膜厚等满足工艺要求后,准备喷涂面漆。
4.5.2 重涂间隔
中间漆471CE与 面漆56410间的重涂间隔时间如下:
|
40℃ |
30℃ |
20℃ |
10℃ |
0℃ |
|||||
中间漆471CE与面漆46330 |
最小 |
最大 |
最小 |
最大 |
最小 |
最大 |
最小 |
最大 |
最小 |
最大 |
3小时 |
6小时 |
4小时 |
9小时 |
5小时 |
12小时 |
16小时 |
30小时 |
24小时 |
45小时 |
注: 如超过最大重涂间隔,为确保附着力,需:将被涂表面动力拉毛处理,并薄薄喷涂一度环氧中间漆,再喷涂面漆。
4.5.3 检查确认中间漆表面是否干燥、洁净。用洁净的压缩空气或吸尘器清洁表面,表面应无灰尘、漆雾等污染物。
4.5.4如需动力打磨中间漆表面,可先使用80目砂纸打磨,再使用180目砂纸打磨。
4.5.5油漆材料准备:检查56410包装、颜色、批号等。
4.5.6每次喷涂面漆前,应动力搅拌器将油漆搅拌均匀后,再取适量油漆用于喷涂。
4.5.7预涂。对焊缝,不容易施工的区域进行预涂施工。
4.5.8没有用完的油漆应密封保存。
4.5.9 目测检查:观察到露底,流挂,桔皮,针孔,颜色不均,厚度不匀等缺陷,及时进行修复。
及运输过程中,油漆可继续固化。
4.6 修补
4.6.1 所有损伤的涂层都要在现场进行修补工作,包括运输、装卸、架设、电焊、切割以及其它所有的火工所造成的漆膜损伤。
4.6.2 损伤部位周边的完好涂层必须打毛,并打磨成平滑的过渡层,保证修补部位平滑过渡。
4.6.3 修补工作开始前,要对漆膜损伤有一个评估,然后做修补计划,修补从损坏的那一个涂层开始。
4.6.4 打磨时采用动力工具,如打磨至钢板,清洁度St3(ISO8501)。不建议用旋转钢丝刷打磨,因为它对底材有抛光作用,从而影响涂层附着力。
4.6.5 修补时,施工条件、环境、干膜厚度等工艺要求,按照新建结构涂装时的要求。
其它未尽事宜或如有异议,请咨询万通公司!